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湖北陶瓷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6月15日

  从宏观上来分析,未来十年,无论是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建筑陶瓷陶瓷必定向原料标准化、燃料洁净化、辅料专业化、装备现代化、产品高档化这五化发展。
  
  湖北的陶瓷产业发展速度很快,这主要依赖于广东和福建的陶瓷产业转移,实际上大家也清楚,它不仅转移到湖北,也转移到周边的江西、湖南、河南这些省份,紧邻湖北的省份实际上也布局了非常庞大的陶瓷产业,所以在布局上并不具备特别大的优势。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广东和福建仍然是建筑陶瓷陶瓷产量最大的产区,一共78亿平方米,广东是占全国的26.6%,超过全国总量的1/4,福建占20.4%,这是两个远远地领先其他省份的,湖北占2.2%。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湖北的产量在增长,但是实际上跟去年的产量是完全一样的,都是2.2%,在全国的总产量里面是不大。虽然湖北省陶瓷产业发展很快,但与江西相比,他的发展速度更快,已经达到5亿多平方米,占全国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今年达到7.2%。从这各发展数据来看,湖北省在发展,周边的省份也在迅速发展。
  
  从统计数据来看,湖北陶瓷的附加值和总的价位都是偏低的,如从出口成交价格来分析,全国的均价是34元,5美元左右,而湖北的陶瓷只有27元,不到全国的平均价格。另外卫生陶瓷均价,目前是90元一件湖北省的是67块钱一件,也低于全国的均价。
  
  五大因素制约湖北陶瓷产业发展
  
  所以,根据湖北省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笔者归纳湖北陶瓷产业目前存在五个问题:一是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其次,自主品牌比较少,企业规模小,没有特别大的企业,上十亿产值的大企业不多,几乎没有,另外产品的雷同度比较高,不仅是自己雷同度高,而且跟广东、福建的产品复制也非常明显,包括为他们贴牌进行生产。
  
  另外,产品的配套就不强。从这个产区的发展现状来看,没有如广东佛山发展陶瓷时同步发展的配套产业,佛山在发展陶瓷的同时,他们的色釉料、机械、软件设计、产品设计都是同步发展的。
  
  当然,这也与这个产区的特点有关系,因为他们当时转移的时候是从香港,台湾转过来发展陶瓷的,配套产业跟着一起过来。但是湖北陶瓷很特殊,大部分是产量的复制,是同一种类型的产量的复制,比如玻化砖、釉面砖等产品,而包括陶瓷产业链的陶瓷机械等都没有复制过来。
  
  这种情况就造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没有自己成配套的东西,哪怕换一个设备零件都不得不从广东、福建等地去购买,更不用说换一台大的机械,所以上午我很高兴看到当阳市与一个生产纸箱的工厂签订了合同,这是个很好的现象。陶瓷产业的发展,其他配套应该是同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链。
  
  此外,高附加值的产品比较少,这个体现在核心技术上,个人认为是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形成,包括人才体系科技创新里面肯定包含着人才。如佛山产区的发展,从佛山陶瓷研究所到各个工厂的研发,都汇集了大量有高素质的人才,现在看他们的研发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同时,大量的人才集聚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反过来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集聚。当时我记得武汉理工大学毕业了五百多个学生汇集佛山,这其中包括我的同学和我培养的大量学生。从这个现象来看,湖北产区在人才、科技创新体系都没有形成,还是属于弱小的地位,这也产生了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的结果。
  
  第五,陶瓷产业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目前这个情况有所改变,因为陶瓷协会已经成立,可以和政府对话,加强协调,规范行业价格,提高市场准入等问题。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