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西南铝企业——管理科学化 效益最大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29日

  强化基础管理是中铝公司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决策。西南铝依靠“管理科学化、效益最大化”工作方针,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强化专项管理为支撑,以管理创新为动力,针对管理中薄弱环节,全面铺开、扎实推进,初步解决了以往对效益优先认识不到位、质量不稳定、产品结构不合理、管理较粗放等问题,干部职工管理意识有了较大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基础管理得到夯实。
  
  试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强化基础管理成效,促进长效机制建设。公司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深入分析关键业务流程产出效率,重点关注增值性差、效率低关键流程,确定营销、质量、保供、考核、制度、班组建设等6个重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转机制拓市场,重分析创效益。全面转换营销机制,变简单销售为事前策划和事中执行,变直销和中间商销售结合为以直销为主,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大营销管理体系;加强行业信息、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研判,及时调整营销策略;通过产品盈利能力分析,指导市场拓展方向;建立售后服务信息反馈、质量异议处理新机制,进一步明确销售、财务、生产、技术相关部门职责;加强铝锭进销差价分析,有效规避铝价波动经营风险,2011年1至2月,铝锭价差获利1566万元。
  
  集中攻关破难题,责任到位稳质量。围绕技术和质量方面重点、难点,以项目方式开展攻关,成功开发出综合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的0.254nml厚度3104罐体料产品;全面修订、完善工艺操作和质量检验规程,建立健全4A检查与工程审核相结合的现场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责任心和质量意识教育,确保军工产品质量事故为零和质量外异的有效控制。
  
  生产组织变模式,信息顺畅保效率。强化集成化排产模式,由关注单体设备、独立工序的运行效率,转化为生产线整体效益最优,由生产运行重心从重短周期区间产量向保障各条生产线连续、高效、有序、低耗运行上转移;加强公司各部门间信息沟通,保证产销信息顺畅、协调指挥有力;强化合同履行严肃性,全面优化从采购、投入到产出、发运的生产业务流程,提高物流和信息流时间和效率。
  
  考核方式重效益,结构调整显成效。调整经济责任制中对生产单位的考核模式,由以前重点考核产量向考核盈利能力转变,突出效益优先;构建以“数字化管理”为基础的目标管理,真正做到业绩考核全覆盖,不留“死角”。理顺职责避矛盾,完善制度重执行。以模块化方式全面重构各部门职责,建立职责清晰、权责明确、无遗漏、无交叉的职责体系;全面开展管理标准制订工作,解决空门、交叉、重复和矛盾等问题。
  
  创新管理建模式,班组建设创特色。把健全班组制度、规章、流程等基础建设,作为推进班组规范化管理的抓手;以提高班组长胜任力和员工素质为切入点,加强员工队伍培训,建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机制,着力搭建职工学习、提升技能平台,班组长学习交流平台,班组长自主管理平台;建立“管理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的“五化”标杆班组模式;由工会一家每月抽查变为每月“自查、车间(科室)班组建设推进小组检查、单位班组建设领导小组复查、公司班组建设指导小组抽查”的“四级联动”督查制。
  
  成效:管理提升业绩凸现
  
  通过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在全公司的开展,公司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经营业绩显著提升。
  
  产销规模与经营业绩同步增长;2011年一季度完成商品产量同比增长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实现利润5117万元,扭转了上年同期亏损的局面。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在组织结构调整中,公司机关率先撤消科级建制,各二级单位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精干管理队伍,二级单位和负责人精减幅度分别为40%、30.8%,一般管理人员减幅22.7%。着力抓好产品结构调整,高附加值产品和新产品销量明显提高,2011年一季度产品结构调整同比增利4450万元。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高。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级管理及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合同管理办法》、《赊销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等各环节相关制度的建立,使公司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由于对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作出了准确预判,提前将部分短期借款调整为长期借款,2011年一季度,长期借款余额较上年同期提高18%,大大降低了融资风险。同时提前周转借款,锁定利率,全年预计可降低融资成本300万元。
  
  管理效益逐步体现。2010年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全年减少支出1231万元;强化能源基础管理,抓好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费用2084万元;严格工序质量管理,产品综合成品率较计划提高o.58%,批量报废、批量退货在下半年得到有效杜绝,全年退货降价损失同比减少20.6%;强化物资采购管理,采购成本比预算降低7%。
  
  管理创新有收获。随着TEIE管理体现的标准量化、要素控制、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员工激励理念和原则逐步推行,有力促进了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如冷轧厂通过实施和完善TEIE管理,2004-2010年共降成本6406万元。

   


来源:《中国铝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