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华润水泥:战歌声震远 豪杰列阵来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4月15日

  核心提示:周俊卿,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华润水泥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2010年,是华润水泥在香港成功再次走向资本市场后的第一个年头,她和她带领的团队为股东奉献了骄人业绩——2010年末,公司新型干法熟料设计年产能突破3,700万吨,是2003年末的46倍,行业排名升至第六位,销售量达到3,300万吨以上;商品混凝土年产能突破2,700万立方米,位居全国行业第一,销售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
  
  周俊卿,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华润水泥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2010年,是华润水泥在香港成功再次走向资本市场后的第一个年头,她和她带领的团队为股东奉献了骄人业绩——2010年末,公司新型干法熟料设计年产能突破3,700万吨,是2003年末的46倍,行业排名升至第六位,销售量达到3,300万吨以上;商品混凝土年产能突破2,700万立方米,位居全国行业第一,销售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2010年,华润水泥成为世界水泥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CSI)中国区联席主席,实践着一个央企对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华润水泥的迅猛崛起,被称为“中国水泥业的一个奇迹”。周俊卿因此荣膺“2010年度建材行业十大新闻人物”。
  
  今天的华润水泥10年前只是一个债台高筑的粉磨站,戏称“半个水泥厂”。风风火火成就了华润水泥事业的周俊卿,论专业,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专业,“入行”之前一直在华润从事的是国际贸易,与水泥毫不搭界;论性格,她那和颜悦色的表情和娓娓道来的风格,也与风风火火相去甚远;她习惯于低调,搜索众多媒体关于她的报道,都是那么简单、那么平实的几句话。简单、平实、低调的周俊卿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春节前,在北京华润大厦初次见到周俊卿,聊了两个小时,她多次提到华润集团的管理理念“业绩不向辛苦妥协,价值观不向业绩妥协”,还有“红色华润”的概念。以此表明她和她的团队追求的是业绩,信守的是价值观,忽略不计的是辛苦。由此想到,要看懂周俊卿的内心世界,首先要看懂华润人的内心世界。
  
  “华润”的周俊卿,“筚路蓝缕,自强不息”,完成水泥板块“三级跳”
  
  华润,是中央企业中背景特殊经历传奇的企业。1938年初,华润创始人杨廉安按照周恩来的指示,在香港成立了一家负责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党与外界联络及重要物资采购的商行——联和行,便是华润的前身。
  
  1948年,联合行改名“华润”,取中华的华,毛润之的润,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党旗国旗交相辉映下的华润,凭借两根金条起家,历经几十年的风雨,“立足香港枝叶茂,背靠祖国树有根”。同时一代代华润人也凝聚了“筚路蓝缕,自强不息”的华润精神,描绘了“战歌声震远,豪杰列阵来”的英雄画卷。周俊卿正是这豪杰阵容中的一员。周俊卿的本色,正是华润的本色。
  
  周俊卿进入水泥行业,是“偶然的”,也曾经是“临时的”。当初谁也没有想到,十几年时间,周俊卿完成了华润水泥气吞江海的“三级跳”。
  
  “一级跳”:从“止血”到“造血”。
  
  1994年,华润机械五矿、两家日本公司和一家内地企业合资在东莞建立了一个华润控股的年产120万吨的粉磨站,熟料供应由日方股东负责,经营管理由内地股东负责。1998年,合资企业正式建成投产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市场萎缩,产品积压,加上经营管理不善,前后两年总共亏损1亿多元。看到了问题的严峻性,时任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亲自批示“要止血”。并于1999年决定组建以华润为主的经营管理团队,自己来经营企业。由于华润集团一时找不到有行业经验的经理人,就决定由周俊卿临危受命,先去“顶几个月”。从此,她告别了香港写字楼舒适的办公环境,开始在东莞狮子洋畔打造华润水泥的“井冈山”。盘活企业的道路是艰辛的,债务、资金、成本、市场同时制约着这支年轻而又缺乏行业经验的管理团队。秉承华润“事是人干出来的”信条,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造,周俊卿和她带领的团队创造了奇迹,东莞水泥厂当年扭亏,第二年起实现每年盈利过千万元,完成了从“止血”到“造血”的跳跃。


来源:中国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