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七坡林场是自治区直属的大一型国有林场,总场位于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近年来,这个拥有近70万亩林木、1500多名职工的林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生态建设为主轴,深化机制改革,全力“转方式”,勇于创新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森林资源和林场职工收入齐头并进的跨越式发展。
1 大不大 看资源
――场外租地造就一个更大“七坡”
七坡林场是自治区直属的14个国有林场之一,1952年建场时,仅有28万亩林地。2001年,七坡林场确立并开始实施对外扩张造林项目,在上思县那琴乡龙楼村易地造下8800多亩速丰林,七坡人亲切地称这片速丰林为“创始林”。
之后,七坡林场场外租地造林的步伐越迈越大,10年间,共在场外租用林地42万亩,使七坡林场的经营总面积达到70万亩,相当于新造了一个半的“七坡”。“十一五”是七坡场外租地造林成果最显著的5年,在巩固上思造林基地的基础上,七坡新开辟百色、崇左、贵港等基地,共完成场外租地25万亩。
有地是基础,有林才是资源。“十一五”期间,七坡林场通过租地造林和更新场内松杉林,有林面积迅速增长,有林比例迅速提升,特别是速生桉比例不断增加。据统计,“十一五”期末,全场速生桉面积达38.37万亩,比“十五”期末增长157%,为林场林板一体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资源培育方式上,七坡林场从偏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租地一片,造林一片,成林一片,营造林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在造林树种和经营模式上,坚持适地适树原则,积极实施以短养长、长短结合、树种多样的资源培育新模式,在百色西林等县营造松、杉等中长轮伐期树种。
2 强不强 看产业
――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林工一体化
在今年广西两会会场,一盆盆造型别致、雍容绚丽的蝴蝶兰,吸引了众多代表、委员的眼球。
这些花卉来自七坡林场。去年开园的广西花卉产业示范园,七坡林场与6家台资企业签约,用地面积470亩,引资5.2亿元,项目实施后可实现年销售额15亿元―25亿元,成为广西最大规模的台商花卉合作项目。
发展花卉产业,是七坡林场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七坡林场深化机制改革,在坚持营林优先、在抓好资源管护的基础上,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板一体化、林产化工(松香、松节油)、花卉及生态旅游等林业产业项目。利用城郊林地进行综合开发,盘活城郊林地资源。
在第一产业,除花卉外,七坡林场1000亩林下低碳经营科技示范园、300亩林下养殖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全面启动,发展猪沼果、猪沼菜、猪沼鱼“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种―养―肥―种循环经营,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
在二、三产业,七坡林场大力打造年产能力40万立方米的林板一体化项目;建成集花卉生产、旅游观光、娱乐健身、休闲度假为一体,以庭院花场为基础的台湾花卉产业园;深入挖掘林产化工(松香、松节油)的生产潜能;建立广西林业系统技术最优、规模最大的农林专用复混肥厂。“十一五”期间,全场二、三产业产值7.3亿元,比“十五”增长131.53%,占全场林业总产值的61.2%。
2010年,七坡林场经营收入、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十大考核指标全面超额完成。
曾获“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的七坡林场场长李锋兴奋地说,“过去5年,是七坡林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最大、林场潜力全面迸发、林场地位不断提升的5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最好的5年。”
林场广大职工也同李锋一样享有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十一五”期间,七坡林场通过鼓励职工参与自营经济桉树造林、林下养殖、合作造林等非公经济项目,实现全场非公经济总收入2.8亿元,比“十五”期间的2802万元增长9倍。2010年,实现人均经营收入35.2万元和人均可支配收入5.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3.9%和86.6%。
3 稳不稳 靠监管
――“二分种八分管”护好森林资源
“十一五”期间,七坡林场确立了“二分种八分管”的森林资源管护思路,全场资源管护工作出现新面貌。2010年,全场林政案件处置率100%;收复历年被占林地310.3亩;森林火灾受灾面积1.6亩,火灾受害率仅为0.007%。。
在森林资源保护实践中,七坡林场总结出几条经验:第一,思想认识到位。全场干部职工和护林人员坚决贯彻执行“二分种八分管”的管护思路,为做好管护提供了思想保障。第二,责任措施落实到位。明确林政科、派出所及营林分场、站的工作职责;管护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一位护林员,落实到每一片林地。第三,管护队伍建设到位。经过竞争上岗和优化组合,增加专业防火队员及护林队员,资源保护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第四,资源管护经费保障到位。2010年,资源管护、森林消防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投入近320万元,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长。第五,督查检查到位。把资源管护工作作为重要检查内容,每季度进行督查,确保各项责任、制度、措施落实到位。第六,组织架构完善并向外延伸到位。纵向到底――从总场到分场到站到林班;横向到边――从乡镇到村屯,从职工到外资公司的纵横管护机构。那琴分场等营林单位以开展“结对共建、先锋同行”活动为契机,积极延伸管护网络,与周边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管护联动机制,有效改善场群关系,林区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