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12%房地产商转投产业园 或酿成住宅后下一个泡沫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3日

  【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园区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进行调控,客观上为产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吸引了更多传统住宅房地产开发商的目光。

  3月23日,在“竞合·共赢—2011中国产业新区高峰论坛”上,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CRRC)的报告显示,金融危机之后,大约有12%的传统房地产开发商转投产业园建设项目,从05年第一次房地产调控开始,则有约30%的传统房地产商转向产业园建设开发,二线城市比例稍低。传统房地产领域的“泡沫”正在向工业地产涌动。

  公开报道显示,富力地产投资了广州花都空港经济圈内的富力空港物流园公用型保税仓、出口监管仓,计划投资额高达30亿元;2010年初,远洋地产也正式推出金石IT产业园,占地面积达66万平方米。

  据了解,工业地产在类型上,可以细分为三种,即生产型物业、研发型物业和物流仓储型物业。除去处于政策调控的洼地,以及开发商的战略调整需要,其开发成本和土地成本较低是吸引传统房地产商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工业用地的平均价格不及住宅用地价格的十分之一。中国不动产(CRRC)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9年,北京住宅用地平均单价为7197.37元/平方米,工业用地平均单价为561.35元/平方米,二者之比为12.81;2010年,北京住宅用地平均单价为8442.96元/平方米,工业用地平均单价为723.10元/平方米,二者之比为11.68。

  与产业园建设领域的跑马圈地相应,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粗放使用非常严重。数据统计显示,从1980年到2005年,中国GDP每增长1%,对土地的占用量是日本的8倍。2008年,全国城镇工矿建设用地1.231亿亩,人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工业用地开发强度非常低,容积率一般只有0.3至0.6。

  在此背景下,为探讨产业园经济的健康发展,3月23日,“竞合·共赢—2011中国产业新区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搜狐公司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联合举办,搜狐焦点产业新区承办。来自政府机构、知名园区、新闻媒体等的300余位业内人士参与了此次会议。

  中国不动产研究中心常务副院长马磊在会上表示,过去,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国产业园也是如此,政府以上马项目为名开口要地,以及企业低价拿地而不落实项目的现象非常普遍,进而导致投资泡沫和虚假繁荣,土地和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堪忧。在“十二五”规划中,高层确定的GDP增速为7%,低于之前十年均速,这表明,政府对高速增长的预期,已经让于人民对幸福感的追求,“可以预见,未来,政府会更侧重项目平稳运营的可行性,企业会寻求更好的资源利用发展方式。但是,大肆圈地仍然会存在”。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