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清民玻璃镜画的发展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1日

  【中国市场调查网】在清代初期,玻璃画由西方传入中国,经过我国的民间艺人的艺术加工、创造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风格。镜背绘画使之从正面看去是一幅彩色的玻璃装饰,镜画既是玻璃画。由于在当时国内玻璃制造工艺落后,制约了它的发展,使其成为有钱人家的装饰品。乾隆时期镜画艺术得到最大的发展。但数量较少。
  
  清晚期,玻璃的制造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量大增。这时期一些民间艺人组建工厂,专门生产玻璃画。使这门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玻璃画风靡全国,几乎家家都有。在当时较著名的玻璃画艺术家有高子阳、刘玉霖、李云亭、桌非、金梦楼等人。
  
  镜画的传统手法,通常在丝网上绘上图,再印到玻璃上,用画笔蘸颜料涂上颜色,再装上镜框,制作过程并不复杂。玻璃画的画面图案的内容大多是颜色鲜艳的景物、美女、人物仕女、历史故事、花鸟鱼虫,再加上祝福的话,在当时婚嫁送礼都少不了它。
  
  玻璃画的产地,在清代时主要在山西省。因为大多是有钱人家用的,画工都很精致,但是由于清王朝的一些禁忌,内容比较单调。到民国时期主要产地在河北省秦皇岛。由于要适合大多数人家使用,画工好、坏都有,由于没有了清王朝的禁忌,内容更加广泛。
  
  1757年,中国只剩下广州为惟一的通商口岸,所以广东外贸最盛。18世纪清代外贸继续增长,出口商品除丝绸、陶瓷、漆木家具等外,还有绘画作品。有充分的记载和实物证明18世纪广州出口画作坊就已经相当活跃。
  
  外销画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外侨习惯在居室中悬挂家族成员和先人的肖像画,通常还需要一些风景画、静物画或中国风书画作为补壁之用,这些为外侨定制或直接出售给他们的绘画就是外销画。这些画后来由外侨辗转输送到海外。
  
  这些外销画之中有一种是由广东出口的玻璃画(或镜子画),即画在玻璃上,一般镶有欧洲风格的雕花金色镜框。这些玻璃画用中国毛笔,以胶彩或油彩画在玻璃的背面,由于画工精细,深受欧洲人的珍惜。
  
  玻璃画早期用于宫内建筑装饰上,后来发展成为挂屏、插屏、围屏、宫灯独立的工艺品,清乾隆以后流入民间,在广州、沿海地区受到富有阶层欢迎。其题材除了花卉静物外,通常是中国贵族的家庭生活,穿旗装的中国仕女肖像等,以迎合西人猎奇之心。在表现手法上多融合了西洋画法,与20世纪上海月份牌画非常相似。到了19世纪,广东的外销画逐渐被油画代替。
  
  玻璃画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乾隆时期平板玻璃的舶来或自产品的价格都相当昂贵,据乾隆年间价格折算,一平方米进口的平板玻璃,纹银达十五两,加上画工就更贵了。因此早期的玻璃画是非常稀少而又珍贵的,今日已经很难找到。


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