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低价格竞争的“两低”发展模式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24/2011 10:47:12

     虽然中国早已是全球家电产品第一制造大国,但是,在“品牌形象”及“创新能力”两项关键指标上,中国与日本、德国、韩国的差距仍然是明显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家电企业仍然很少,仅有海尔勉强跻身国际品牌行列。这种现状和中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家电制造基地”的身份极不相称。中国家电产业亟待突破的,就是品牌和技术,尤其是品牌。可以说,中国一日不突破这两大瓶颈,则一日无资格号称“全球家电强国”。力争在未来3—5年率先实现品牌突破,继而实现技术突破,成为摆在中国家电企业面前最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家电业的销售业绩并不惨淡,甚至可以说是红火,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各种家用电器日渐普及至千家万户。不过,在繁荣背后,问题依然存在。我国家电行业的品牌建设水平与生产制造能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品牌附加值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家电业多采用低成本制造、低价格竞争的“两低”发展模式,而这种模式在复杂的竞争格局下正面临严重挑战。

     在出口方面,国内家电行业多以定牌加工的OEM模式为主,自主品牌所占比率较低,导致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厂商拿走,而且使得国内企业的国际市场认可度始终不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海外市场自有品牌开拓前期投入很大,在OEM依然可以获得利润的情况下,企业很难有主动发展自有品牌的冲动。虽然也有一些国内家电巨头选择以自有品牌进入海外市场,但这些产品常以边缘化的低价产品形象而出现,最终只能沦为全球家电产业的配角。

   上一条:传统家电原材料价上升 洗衣机或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