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传说中的陶瓷设计 并非几场活动一搞了之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23日   来源:中国陶瓷网

  

  2000年左右,设计师渠道的概念被提出来,随着它的效果不断放大,如今,设计师成为家居行业高度重视的群体,好的设计师更是各大中高端品牌竞相争夺的“香饽饽”。经过10年的演变,以打通隐形渠道,开拓设计师渠道的名义开展的设计师活动层出不穷,可谓花样百出。尤其在陶瓷卫浴行业,这种风气最盛。

  然而,在厂商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有人注意到设计师已经对类似的活动敬而远之。对此,佛山建筑业协会装饰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温少安说,“企业重视设计师是一个好现象,企业需要品牌推广,设计师通过比赛展示才华,这是双赢的局面。但为什么企业与设计师至今不能深入地合作呢?”

  现在,我们已经向这条路说YES,并不断学习新的招式,试图穿越过去。但如果所有的招数都用完了,还是不能达到目的地,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为什么厂商不能与设计师真正的握手呢?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相信也是业内所头痛的症结。
 
   越做越多越做越大的设计师活动
 
  2010年,为人津津乐道的设计师活动中当属2010“新中源杯”设计竞赛中国区选拔赛。3月25日,新中源陶瓷 冠名三年亚洲区设计师赛事正式在南昌启动。经过将近9个月的活动起伏,如今该赛事已在8个城市开花,涉及6000名设计师。
 
  “对新中源陶瓷来说,举办设计师活动是为自己开创了一条康庄大道。”有关业内人士认为,其背后则意味着陶瓷行业日渐盛行设计师活动,甚至有倚重建设设计师渠道的可能。致力于打造设计师渠道的,不仅仅是新中源陶瓷一家,不是第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

  

    2010“新中源杯”设计竞赛中国区选拔赛杭州站设计师踊跃报名

  无独有偶。金意陶·瓷砖正在刷新行业举办设计师活动的纪录。在其官方网站上,几组数字解读了“2010行动金意陶杯中国十大设计新锐大奖赛”的活动规模:30场全国发布会、6500000元人民币投入、500000元人民币巨额奖金、10000套设计全国征、100000名设计师的参与、30多家国家级的媒体全程报道……不仅如此,金意陶还采取“深挖渠道,直击家装”的策略,与当地经销商联手,针对家装公司内部的设计师进行培训活动。
 
  据箭牌卫浴 市场部黄小姐称,该公司今年继续着举办了四年的设计比赛,并且发力于2009年12月18日成立的“箭牌卫浴设计师俱乐部”。这一举动,无疑为盛行的设计师活动再添浓墨重彩。
 
  此外,恒洁卫浴正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我是大师”设计大赛的进行。6月19日,2010年“法恩莎”杯平顶山市第四届装饰设计大赛开赛;6月26至27日,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联合嘉俊陶瓷、皇朝家私举行“2010深圳室内设计师佛山选材文化之旅”……而在12月9日举行的“2010广州国际设计周”上,芒果瓷砖 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芒果在国内主要走设计师渠道,参展目的是想通过设计师渠道推广品牌。
 
  其实,熟悉陶瓷卫浴行业的人就不难发现,除旧品牌热衷设计师活动外,新品牌也不甘人后,纷纷抢占设计师资源。
 
  2010年8月,一个跨界品牌——欧米洛·镜砖在佛山意美家卫浴陶瓷世界落户,也是将目光瞄准设计师渠道,每月举办设计师沙龙等活动。耐人寻味的是,该品牌展厅的设计完全契合设计师的需求,以吧台、装饰设计界书籍等供以休闲与娱乐。
 
  以上罗列的仅是一些颇具代表性的案例,仅是行业中设计师渠道建设现象盛行的冰山一角。既为大众所周知,乃是因为擅于包装自己。而讲求实效、低调行事的诸多厂商,却在不声不响地带着设计师参观展厅、鉴赏新产品、参加开业活动,甚至以游山玩水等消遣拨开设计师们的心窗,又或者,派遣业务员每个月准时向设计师传达最新产品资料和促销信息。

  


 
  热闹的赛事论坛沙龙难掩暗含的玄机

     “在这个时代,免费的东西就是最昂贵的。”受访设计总监聂华的话耐人寻味。厂商为设计师搭建了一个舞台,让他们成为新品鉴赏会的座上客,扮演设计赛事的主角,更笼罩在设计师论坛和沙龙的聚光灯下……诸如此类,貌似免费的好事,其实都暗含玄机。
 
  “厂商,对于家装设计师每年都举行一到两次的招待、联谊、答谢等活动,说的直白点,就是以厂商的名义,邀请当地的家装设计师变相地‘吃喝玩乐’,增进与设计师的人际关系和私人感情,目的无非是希望设计师能为厂商带来更多的实际销售。”广州贵仁相助营销顾问机构创始人韩锋(曾任皮阿诺橱柜营销总监)一语道破设计师活动频繁背后折射的心理动机。
 
  不少厂商认为设计师渠道针对性强,费用低廉。再者,设计师活动可以帮厂商在设计师心里建立感情帐本,因为“关系好了,设计师就是商家的高级免费直销员。”与设计师实现零距离的沟通,那就等于大大提高成交的几率。
 
  “说白了,我们也在靠设计师吃饭。没办法,不给回扣销量就上不去。瓷砖主要靠走量盈利,如果不给设计师回扣,或是给的回扣少,都将影响销量。”为了完成销售任务这个硬指标,经销商不得不设法与设计师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
 
  随着设计师渠道风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受到厂商的邀请,成为活动的常客。而设计师能够日夜追随,自然不是只满足于吃喝玩乐、拿个奖、得个名这么简单。
 
  笔者曾在设计师圈内做了个小型调查,让设计师们选择哪些事情是他们觉得最有意义的。在九个选项中(①、参加设计作品赛 ②、参观展厅 ③、培训产品知识和企业文化 ④、加入设计师俱乐部 ⑤、参加企业组织的旅游 ⑥、参加设计师沙龙和设计师论坛 ⑦、参加新品推荐会 ⑧、参加开业活动 ⑨、与业务员交谈,了解产品最新信息和促销信息),选择几率大小结果如下:②>⑦>⑥>⑤>③>⑨>①>④=⑧=0。由此可知,被多次选择的活动项目几与产品有关,这个调查结果与设计师的最直接需求暗合,也就是以产品为导向的活动最受设计师青睐。

  


 
  而与产品相关的,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回扣。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黄工在设计圈混了将近10年。某日,与之挑起“收回扣”的话题。“不收回扣的是傻瓜。但我只收10多个返点,不像某些圈内人收50%这么高。”尽管他的个性直爽,但如此毫不讳言,还是令人出乎意料。
 
  设计师拿走了高额的回扣,那么,瓷砖销售商的利润在哪里?对于这一提问,很多的瓷砖经销商都避而不谈,但黄工却道出了其中的秘密。“一块砖的标价往往是进价的十几倍,这才能在高额回扣下有利可图。”高额回扣直接导致了瓷砖价格居高不下,而为此埋单的却是消费者。
 
  由于建材行业本身关注率低,一般消费者担心盲目选购的材料与装修风格不相匹配,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唯有让设计师做主选购或者陪同选购。
 
  也许正是看到消费者中存在这么一种心理现象,看中设计师对材料选择具有建议话语权,看好设计师能够为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销售效益,厂商作为设计师渠道的主导者,热衷举办设计师活动也在情理之中。
 
   活动泛滥而麻木 我们期待深度的合作
 
  然而,设计师活动并不是一劳永逸。因此,设计师渠道也非固若金汤。
 
  早在2005年品牌建立初期,汇德邦陶瓷就开始针对家装渠道进行全国性的品牌推广活动,通过“汇德邦陶瓷 全国设计师大赛”加快渠道建设。现任市场部主管劳春波虽然没有亲历当时的热潮,但从他的描述中我们依稀能想象到其活动引起的轰动:“据说,在一年之内当时派出员工走访了全国30多个城市。”然而,热衷于设计师活动的汇德邦在那场轰轰烈烈的活动过后,倒不乘胜追击,反而全身而退了。
 
  “纵观行业对家装渠道所推行的营销推广方式,以自家产品为推广主导的设计师活动仍然是主流,大品牌全国性投入、小品牌区域性投入,风格雷同的活动早使家装行业感到麻木。”据了解,四年后的今年,汇德邦领导层改变了策略,不再在设计师渠道上全力以赴,毅然从设计师活动的潮流中撤下来。
 
  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巨大投入,究竟值不值得?其实,设计师渠道是终端零售店面销售的有效补充,它更适合走中高端定位的品牌,尽管很多厂商认为设计师渠道更直截了当,能够充当销售渠道的主力,甚至以为它是“万金油”。
 
  “现在设计师活动泛滥成灾,存在同质化,越搞越没意思。”一位陶瓷内部人士如此评价目前设计师活动盛行的现象,并表示除非设计师亲自找上门合作,否则公司不会主动出击。一场场同类型的活动下来,不仅厂商觉得意思不够,就连设计师也越来越觉得没意思。温少安曾向媒体暗示道,陶瓷企业冠名设计师比赛是好事,专业的大赛必须让专业的人去操办,但如果建立在非专业、非公平的基础上,那赛事也就黯然失色了,几乎无法吸引业内真正厉害的设计师参与进来,以致企业失去“与有思想、有艺术修养、审美修养高的专业知深设计师们进行深度合作的可能。”
 
  设计师活动归根到底要回到消费环节。而偏偏在这个环节出现了节点。设计总监聂华用比喻分析了现今设计师渠道中存在的症结:“设计师与客户、设计师与经销商的关系就像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一方或双方存在质疑的话,这个医患关系就需要终止。在我们的周围,经销商和设计师因为返点而引发的矛盾不在少数。因为返点与否,返点多少发生争执后,设计师很有可能不推这个牌子,如此一来,对经销商和厂家都是莫大的损失。另外,假若消费者如果不尊重设计师的劳动成果,以免费设计为条件要挟设计师,并促成交易,那设计师很可能会反过来以回扣作为补偿。”无论消费者的唱词“防火、防盗、防设计师吃回扣”,还是经销商的抱怨叫屈,抑或是企业的连连碰壁,都在传递着彼此之间出现信用危机。
 
  厂商希望和设计师进行深度合作,设计师也需要与厂商达成愉快的买卖关系,然而,既然厂商和设计师互相猜疑,内心的隔阂若未不消除的话,双方伸出手又如何紧紧地握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