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的技术要求:
1、一般要求:
1.1所有金属和木质构件表面化均应进行防腐蚀处理,漆层应有防锈底漆,漆层表面应无气泡和漆渣,电镀层色泽均匀,镀层无脱落。
1.2栅栏式折叠门的铆接应采用高强度铆钉,铆接质量应保证铆钉中心线没有明显偏移现象。
1.3在锁具安装部位以锁孔为中心,在半径下不小于100mm的范围内应有加强防钻钢板,以阻止穿透门扇一个孔洞,从而拆卸锁具、打开门扇的破坏。
2、安全级别:
各种结构形式的防盗安全门在规定的破坏工具作用下,按其薄弱五一节能够抵抗非正常开启的净工作时间的长短分级如下:
平开全封闭式防盗安全门平开栅栏式、折叠栅栏式防盗安全门
A级:15minA级:10min
B级:30minB级:20min
C级:45minC级:30min
3、门框、门扇尺寸:
3.1钢门框的制作钢板,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3.2钢门框上有锁孔时,其与锁舌(栓)的最大配合间隙不应大于3mm
3.3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mm,门扇与门框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4mm。
3.4门扇与门框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8mm,门扇与门框配合活动间隙不应大于4mm。
3.5门扇与门框铰链边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2mm,门的开启边在关门状态与门框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3mm.
3.6门扇与地平面铰链边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2mm,门的开启边在关门状态与门框贴合面间隙不应大于3mm。
3.7门框、门扇对角线尺寸、门扇外形尺寸公差符合表1规定。
3.8门框与门扇之间或其他部位可以安装防闯装置,装置本身及连接强度应可抵抗30kg沙袋的9次冲击而不产生断裂或脱落。
3.9门扇在30kg沙袋软冲击载荷作用9次后,不应产生大于5mm的凹变形。
3.10栅栏式防盗安全门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栅栏间隔不应大于60mm,u单个栅栏最大面积不应超过250mmX60mm。
3.11栅栏式防盗安全门安装锁具的钢制面板厚度不应小于4mm,其沿门扇高度方向的最小尺寸不应小于300,沿门扇宽度方向的尺寸应可保证与门扇框架整体连接。
4、门铰链:
4.1门铰链应能支撑住门体重量,门在开启90º过程中,门体不应产生倾斜、门铰轴线不应产生大于2mm位移。
4.2门铰链应转达动灵活,在49N拉力作用下门体可灵活转动90º。折叠门扇(或根)的铰链在49N力作用下,应可收缩开启,其整体动作就应一致。门扇折叠后,其相临两扇面的高低差值不应大于2mm。
4.3门铰链在强度上应可承受使用普通机械手工工具对铰链实施冲击、錾切破坏时传给铰链的冲击力和撬扒力矩,在规定的时间内,门铰链应无断裂现象。采用焊接进,焊接不得高于铰链表面。
4.4门铰与门扇的连接处,在6000N压力作用下,力的作用方向为门的开启方向,门框与门扇之间不应产生大于8mm的位移,门扇面不应产生大于5mm的凹变形。
5、门锁:
5.1机械防盗锁
防盗安全门上安装的门锁最低应符全GA/T73中A级别机械防盗锁的技术要求。图纸上应标明选用的机械防盗锁的产品型号和制造厂名称。
5.2电子密码锁
5.2.1电子密码锁输入开启密码前,可以设有开启程序,该程序应简短、可靠、易记,并可定期或非定期更改。门被关闭后,电子密码锁即应进入锁闭状态。
5.2.2电子密码在感应不大于100N撞击力的激励时,不产生误动作和损坏现象。
5.2.3电子密码锁设有时间密码时,在24h的工作期间内,其开启时间的准确度不应超过±2min。
5.2.4如果是采用改变接线位置来更换电子密码锁的密码是,其接插件的插件耐久性应可达到6000次不出故障。焊接引出线或接插件引出线在49N拉力作用下持续1min,不能产生断线、脱焊和接触不良现象。如果用密码改变密码,其密码盘在6000次按键动作中不应出现故障。进口泵
5.2.5连续三次输入错误密码时,电子密码锁应能触发报警。在报警状态,电子密码锁处于不解码状态。电子密码锁失效、断电时,应有紧急开启手段。
6、防破坏:
防盗安全门在普通机械手工工具、便携式电动工具等相互配合作用下,在A级、B级、C级规定的净工作时间内,应该不能打开门或切割出一个穿透门体的615cm2的开口。
7、报警装置:
7.1防盗安全门可以安装报警装置,其安装位置应不易遭受外部破坏,且不影响门的开启。
7.2报盗信号显示可为两种形式,即本地声音报警或接入报警传输网络。
7.3门扇及门框遭受下列方式之一的入侵攻击时,报警装置应在30s内发出报警信号。每次报警时间不应少于1min。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