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建材>  正文

照明行业呈现五大现状 是否称得上行业“潜规则”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13日

  对于“潜规则”这一词汇,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能理解的,顾名思义,就是一些不成文或见不得光的一些暗箱操作规定和原则,潜规则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很多人的行为和思想。这个词汇最早流行于娱乐行业,N年前在一些报纸娱乐版面或网络上总是流传某某明星被“潜规则”了,甚至到后来一些所谓的明星或正冒出来的所谓明星“站”出来揭露一些“潜规则”的细节,不管“潜”的人或“被潜”的人都着实火了一把,至少在曝光率上达到了预期的效应。

  在现今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价值观世界里,只要达到目的,很多人可以不择手段去摄取、达至,事实上这样的思维与行为很容易就误入一个雷区,因为私欲的膨胀而有违自然规律、规则,有如脱缰的野马,一不小心就在狂奔中踩响了地雷,或坠入悬崖。

  照明 灯饰 行业是否也存在“潜规则”?不用解答,这是不争的事实。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道道,我们解析行业的潜规则,不是想触及到某些企业或行业的神经,我们希望借此去梳理与规范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警示,也给予一定程度上的修正。

  下面我就罗列出我们照明行业存在的一些现状,我不清楚它们是否称得上所谓的“潜规则”,但至少能从表象下呈现出一些问题来,触及到一些人的认知与感官——

  一、 抄袭成风,不知谁是李逵,谁是李鬼

  在照明灯饰行行业,所谓的原创精神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期望,很多企业从起步到发展都是靠仿制起家的,他们不论思维与生产经营都形成了固有的惯性。企业规模不大的,就偷版仿制国内同行的产品;企业规模稍微大一点的,他们可能就会把触觉伸向国外同行,以至于米兰照明展对参展的亚洲人保持高度的警惕与防范。这些靠抄袭生产出的产品,都跟一个妈生的孩子一样,私生子与正室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模样儿自然难分彼此。

  二、 虚高的标价使人视线模糊,走入圈套

  虚高的标价在行内人中已不是公开的秘密,灯饰产品本身并不属于流通型的定型产品,它也许还有一丁点家居艺术的范畴,所以不论经销商或厂家都很难做到明码实价。这就给厂家和经销商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的空间,在古镇门市,你如果以标签上的标价去购买灯具,那你绝对是不折不扣的傻帽。据行内朋友说,标价只是个幌子,标价1000多块的灯,你取它的零头可能就是实际的价格。按这样的说法,可想而知所谓的标价水分有多大,事实上虚高标价并不只是生产厂家才这么做,经销商也以样画葫芦。

  三、 节能灯 为“节”钱,虚标功率蒙客家

  在国内节能灯生产领域,差不多每家企业都会打出所谓的纯三基色,节能标准多少,使用寿命多少,好像大家品质都处于同一级别。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本来30瓦的说成60瓦,5瓦的说成15瓦,反正老百姓不懂这些道道,能蒙一家是一家。节能灯功率越高,售价越高,在节能灯日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虚报功率于是就成了生产厂家的另外一个砝码。

  四、 买灯只买支架,灯珠 、光源自配

  这个现象可能集中在一些入行若干年老道的经销商身上,这些老狐狸型的经销商把这个行业摸得非常透,产品成本甚至算得比厂家还死,于是为了追逐最大利润化,他们往往买灯饰产品时只买支架,其他的灯饰配件与光源都自个买来组装。支架涉及电镀、五金、焊接,自然是经销商很难搞定的事情,所以他们就从其他配件入手以降低采购成本。

  五、 买灯不带安装,售后服务没保障

  灯饰产品属于特性产品,在安装上可能需要专业人士配合安装才能达到效果和不至于损坏,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卖灯人制约买灯人的手段,以额外赚取利润。灯饰产品一直存在售后服务体系缺失的问题,这本是厂家与经销商联动,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的利器,却最终成了榨取消费者利益的“帮凶”。

  这些照明灯饰行业的“潜规则”并不仅仅体现以上几点,也许还有更多的“潜规则”没浮出水面。让所谓的“潜规则”沉下去,让正统的规则浮上来,这才我们行业发展良性的基础。良好的市场发展次序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这样更有利于大家的产业发展壮大。